一、足浴常用药物选择
足浴房往往会有多种浴药液供选择。要注意某些宣传的足浴用药从玫瑰、牛奶或藻泥等方面来选择没有实际意义,应该看药物中含有哪些中药成分。足浴疗法的中医用药多为通经走络、开窍透骨、拔毒祛邪之药物。如细辛、白芷、艾叶、穿山甲、肉桂、丁香、胡椒、麝香等。足浴所用药味必气味俱厚,有时甚至用些力猛有毒之品,且多生用。如半夏、附子、草乌、南星等。足浴的时候还多用热药,以促进气血流通。为使药物直达病所,使药力专而收效速,还可以选用某些辅助药,如酒、姜来调和。
二、足浴水温应该适宜
足浴的水温多在36~43℃之间,但一般不应超过45℃。水温还应由个体差异来决定,初次足浴者,水的温度可以低些,并逐渐增加水温。以保健为目的的足浴水温可低些,痹症、中风后遗症及四肢厥冷等治疗性足浴,水温应高些。对于儿童、高血压患者、皮肤、神经感觉迟钝(如糖尿病)患者、中风后遗症患者,应有专人护理,防止损伤皮肤。
三、足浴其他注意事项
患严重心力衰竭、心肌梗死、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;饭前、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,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、血容量增加,会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。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,对消化不利,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,影响消化;足浴是利用药力和热力的协同作用而发挥效用的,药液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,稍冷即应调换药液,浴后应立即擦干脚部的水,穿上暖和衣服,以免受凉感冒;足浴的时候,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,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,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,这时候应暂停足浴,平卧片刻后,症状就可以消失。